这些都是什么汽车?
Mercedes-Benz
尽管在1995年2月23日Mercedes-Benz客车部和位于斯图加特的Setra客车公司合并成立了一家全新的客车企业Evobus公司,但是由于仍然沿用了各自的产品系列,所以当我们无论从何种渠道看见Evobus的产品时,我们总能很容易的辨别这是Mercedes-Benz的产品还是Setra的产品,因此现在我们仍然倾向于把这两家公司进行单独介绍。
在Mercedes-Benz看来,世界客车的历史有多长,Mercedes-Benz客车的历史就有多长。在Karl Benz于1885年发明世界第一台汽车十年之后,1895年Benz制造出了世界第一台客车。今天,位于德国曼海姆市的Mercedes-Benz客车制造工厂除了拥有12条生产线带来的巨大产能之外,其产品也多次获得年度客车大奖。1997年O405城市客车、2001年Cito城市客车都被授予了欧洲年度最佳客车称号。而作为业界的领袖之一,从1997年展示首台燃料电池客车O405 NEBUS到2001年首台燃料电池客车走向市场,Mercedes-Benz在燃料电池客车方面的应用也走在世界的前列。
目前Mercedes-Benz城市客车主要有Cito系列和Citaro系列,而长途客车主要是Travego系列和Tourismo系列。Cito系列的城市客车不仅获得过年度客车奖,还在2003年国际公共交通协会(UITP)西班牙年会中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而Citaro系列城市客车在2002年的12月也找到了其第5000辆的买主。Travego和Tourismo长途客车侧围的线条设计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另外Travego客车还首次在客车中使用了FDR系统。
Setra
如果查找任何一本有关Setra历史的资料,都能很容易在醒目的位置找到其创始人凯斯鲍尔的介绍。从1896年开始,凯斯鲍尔在德国的乌尔姆市创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从那时开始,凯斯鲍尔就开始生产专门用于旅客运输的客车了,但是直到1950年,在凯斯鲍尔公司的基础上才正式更名为Setra公司,而此时的Setra则专门致力于制造豪华型客车。
在客车历史上,Setra公司首次完成了全承载式车身的设计,由于全承载式的车身具备三大优势: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车身重量得以减少,增加车内乘客空间。因此,当全承载式车身出现之后,很快便给世界客车工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现在欧洲客车已经普遍采用了全承载式的车身设计,目前全承载式车身设计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外,在1984年Setra还在全球第一次将ABS列为了客车的标准配置设备。
目前,Setra公司城市客车主要以NF和UL系列为主,长途客车则以HD,HDH和DT系列为主。1996年S315NF被评为了欧洲年度客车奖,2001年,其Top Class 400再次获得该项殊荣。在奖台之外,Setra在市场上也获得了不俗的业绩。2002年12月,S415HDH在上市18个月之后,销量就突破1000辆。目前作为Evobus的分支,Setra和Mercedes-Benz 在2002年共销售了客车和底盘6720台,实现了8%的增长,而Evobus也因为有了Setra和Mercedes-Benz,其在德国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已经高达57%。
MAN
虽然MAN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58年建立钢铁工厂开始,但是正式起用MAN名称则是1908年的事情了。目前MAN商用车公司已经是MAN集团中最大的子公司。尽管专注于客车时间不长,1999年MAN才建立其客车事业部,但是自从2001年6月,MAN和Neoplan合并之后,MAN客车的比重在MAN商用车公司中已经得到了显著提高。2001年8月,MAN在扎耳茨吉特市(Salzgitter)组建了新的MAN客车公司。现在MAN客车公司的员工总数已经达到了2150人。2002年,包括Neoplan在内,MAN客车共销售了7650辆,实现了11亿5千6百万欧元的销售额,在德国也拥有了33.8%的市场占有率。
目前,MAN除了在斯图加特和扎耳茨吉特生产客车之外,在土耳其和波兰,MAN都有独立的客车工厂。2001年MAN和我国客车企业宇通在郑州合资组建了猛狮客车公司,今年3月份,MAN-宇通推出了其中国版的Lion`s Star-“莱茵之星”。
MAN城市客车以NL、NG、NM系列为主,长途客车则以Lion`s Star 和Lion`s Coach为主。尽管Lion`s Star 和Lion`s Coach推出的时间都不长,但是由于其独特的造型设计,一经推出就掀起了一股Lion旋风。2002年Lion`s Star被欧洲的Red Dot机构评为杰出造型设计奖。而在2002年IAA亮相的Lion`s Top Star和Lion`s Top Coach更是把MAN的造型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VanHool
作为比利时最大的商用车制造企业,VanHool从1947年诞生至今已经生产了超过5万辆客车,而VanHool公司本身也成为了比利时客车工业的一面旗帜。VanHool除了在诞生地Koningshooki生产客车之外,还在比利时的Bree市生产。目前VanHool生产的客车85%用于出口,而在出口的客车中,有60%销往了欧洲其他国家。近几年,VanHool每年还向美国出口约600辆客车。从1997年开始,VanHool客车的年产量维持在1700台左右。现在VanHool的员工人数已经接近5000人。
VanHool城市客车以A系列和AG系列为主。从A308、A300、A330、A600等,A系列客车普遍采用了低地板设计。AG系列则以铰接客车为主,AG300、AG500等。VanHool的铰接客车不仅提供两节车厢铰接而且还提供三节车厢的铰接客车。2002年10月,VanHool的A330城市客车还被授予2003年度客车称号。
Vanhool长途客车则以Acron、Astron、 Altano、Astromega系列为主。目前Vanhool长途客车占有欧洲长途客车大约10%的市场份额。另外,Vanhool客车在新型燃料方面的研究也值得称道,目前其不仅在氢燃料客车方面投入不少外,其双燃料客车和天然气客车都获得了用户的好评。
Irizar
成立于1889年的Irizar公司现在已经成为了西班牙最大的客车制造企业,拥有员工2605名。现在Irizar集团除了在西班牙生产客车之外,还拥有包括天津Irizar在内的六家海外企业。在2001年Irizar被评为了西班牙十大杰出企业。和大多数客车企业不同,Irizar没有追求产品的多样化,始终把中、长途客车作为自己的主业。在其2002财年,Irizar集团实现了2亿8千万欧元的销售额,比2001年增长了15%。自1998年以来,Irizar长途客车的年产量均超过了1200台,在西班牙,Irizar长途客车占有39%的市场份额。
Irizar没有城市客车产品,其长途客车产品主要有Century系列、Inter Century系列和PB系列。Century系列目前已经销售了3000多辆,我国的天津Irizar目前主要生产的就是Century系列车型。Inter Century系列长途客车在推出的这六年中,也已经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该车中部双门的大胆设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Irizar和Scania合作开发的Irizar PB在2002年被评为了年度客车奖。该车型在西班牙推出之后,已经使Irizar的销量增长了20%。2003年Irizar的目标是销售2700辆客车,实现20%的年增长率。
Volvo
作为Volvo集团中的一个子公司,总部设在瑞典的Volvo客车公司已经在欧洲、北美、南美和亚洲建立了众多工厂。从1928年Volvo首次在卡车底盘上制造其第一台客车算起,Volvo客车已经有了75年的历史。从1981年Volvo客车年产量突破4000台到2000年Volvo全球客车年产量突破11000台,Volvo客车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客车制造商。
Volvo客车产品囊括了城市客车、城间客车以及长途客车。其城市客车产品以Volvo 5000,Volvo 7000和Volvo 8500为主。其长途客车以Volvo 8500,Volvo 9700和Volvo 9900为主。Volvo客车除了可以后置发动机之外,其B12底盘中置发动机的独特设计至今仍然是客车底盘的经典之作。在1995年,使用B12底盘的Volvo B12客车获得了年度客车称号。
现在Volvo客车的开发平台已经全部升级为Volvo TX平台,这也是Volvo客车公司有史以来进行的最大规模的技改项目。现在我们熟悉的B7R,B10M等车型都是在该平台下开发完成的。除了生产客车之外,Volvo客车公司还提供配合Volvo移动科技的完整运输解决方案,而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Volvo在我国上海的合资公司申沃客车中看到影子。
Scania
成立于1891年的瑞典Scania公司,现在除了生产客车之外,还是全球重要的卡车和工业及船用发动机制造商。2002年Scania客车在全球共销售客车3774台,实现销售额39亿9千万瑞典克郎,销量较2001年下降了20%。在今年第一季度,Scania客车销售了1124台,同比增长了24%。作为欧洲重要的客车制造商,客车业务本身在Scania公司中占据的比重并不高,只有9%,2002年Scania将其客车事业部和卡车事业部进行了整合,希望以此提升客车业务。
Scania客车产品以Omni City系列、Omni Link系列和Omni Line系列为主。比较特殊的是Scania自身主要制造客车底盘,而车身一般由专业的车身工厂制造。2002年,Scania在俄罗斯也兴建了其专门的车身工厂以生产Scania客车。而从今年3月Scania提供的2002年度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现在Scania正在逐步改变这种底盘和车身由不同工厂制造的局面。
目前,Scania客车主要销往墨西哥、西班牙、意大利、巴西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在2002年Scania共向墨西哥提供了424台客车,向我国台湾提供了284台客车。此外,我们从Scania身上还可以看出欧洲汽车企业之间的复杂关系,Volvo和德国大众目前仍然是Scania的最大股东。
Berkhof-Jonckheere
1970年Berkhof父子俩在荷兰创建了Berkhof公司之后,便一直专注于客车的制造。随后在1989年-1994年间Berkhof公司相继兼并了四家客车制造企业。在兼并完Jonckheere公司之后,1997年Berkhof公司更名为Berkhof Jonckheere集团,从此成为了荷兰最大的客车制造企业。1998年被荷兰VDL集团收入麾下。现在Berkhof Jonckheere公司每年的客车产量大约在1700台左右。
除了生产城市客车和长途客车之外,Berkhof Jonckheere还生产VIP客车以及机场摆渡车等专用客车。其长途客车Axial 100DD在今年还被一家德国的商用汽车类杂志《Lastauto》列为2003年客车推荐产品。此外其长途客车产品还有Axial 50系列和Axial 70系列。
Bova
Bova公司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78年经营木材工厂,在1910年公司正式起用Bova作为公司名称,此时Bova仍然是一家木材企业,直到1931年Bova才制造其第一台客车。现在Bova已经成为了一家专门生产豪华型长途客车的企业。在2002年Bova共生产长途客车589辆,实现销售额1亿5千万欧元。目前Bova拥有员工总数为620人。今年年初,Bova公司在变更了20%的股权之后,加入了荷兰VDL集团。
Bova客车产品目前有Future和Magic两大系列。其中Future系列提供10米-15米的不同车型,而Magic系列目前只有12米车型。由于Bova客车的前围造型独树一帜,因此虽然其产量不多,在欧洲客车业中仍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2002年,我国中通客车引进的Future系列便凭借着前围滴水式的流线造型在上海世界客车博览会中曾获得过年度最佳造型设计奖。
现在Bova客车市场主要分布在西欧。在2002年其生产的589台中有179台销往德国,122台销往法国。我国中通客车以CKD方式引进的Bova客车产量只占到其全部的7%。截止到2002年,Bova共生产了Future系列客车6500台。
Lahden-Autokori
作为芬兰的一家典型的家族型企业,Lahden-Autokori近几年的年产量一直维持在120-150台之间。整个公司拥有的员工人数也只有185人。因此,Lahden-Autokori产品基本上都提供给本国的运输企业。虽然如此,在芬兰Lahden-Autokori客车还是具有相当的知名度
Lahden-Autokori客车崇尚使用铝材作为车身材料,其在1967年就开始尝试给客车底盘装配全铝车身,并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由于铝材重量较轻,不仅能够降低油耗,还可以减少轮胎的磨损,而且铝材还具有防腐蚀的特点,另外铝材还具有循环使用的特点,因此全铝车身的Lahden-Autokori客车一直受到用户青睐。
现在Lahden-Autokori客车产品主要有Eagle 560系列的城市客车和长途客车,Falam 540系列和Flyer 520系列城间客车和Scala系列的城市客车。于2001年开始生产的Scala低地板城市客车还曾在2002年芬兰设计展上获得好评,这也是芬兰客车首次在该设计展上亮相。
Irisbus
Irisbus1999年由Renault VI和Iveco两大集团的客车事业部组建,2002年Renault VI公司又将其持有的Irisbus股权全部出售给Iveco,现在Irisbus已经成为了Iveco的全资子公司。而Irisbus在组建之后经过一连串的收购,本身也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客车家族。目前,其除了拥有常州依维柯50%的股份之外,还拥有波兰Solaris客车公司、捷克Karosa客车公司、法国Heuliez客车公司。
2002年Irisbus在欧洲共销售客车8501辆,实现销售额12亿3千5百万欧元。现在Irisbus已经拥有了7487名员工,占据了欧洲客车27.4%的市场份额。Irisbus在常州的CBC-Iveco公司在2002年也售出了7268辆客车,实现了1亿四千万的销售额。
Irisbus客车产品涵盖了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改装客车和微型客车等各个领域。目前其长途客车主要有Eruo Class系列、Iliade系列、Domino系列等,城市客车主要以City Class系列、Aagora系列、Europolis系列和Civis系列等。其中的Civis系列由于其子弹头式的列车型设计,在欧洲城市客车中独树一帜
Solaris
这家成立于1994年的波兰客车企业最初只是依靠生产Neoplan N系列城市客车的一家小厂,在1998年和另外一家波兰客车企业Urbino公司合并之后,现在已经成为了波兰最大的一家客车企业。其生产的客车除了供应本国运输公司之外,主要的市场还包括捷克和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
Solaris公司虽然历史不长,但是发展速度很快,1998年Solaris公司还被授予了波兰的“年度企业”称号。现在Solaris客车公司也是Irisbus集团中的一员。Solaris公司目前主要生产城市客车和长途客车。其城市客车主要有Urbino系列,提供从9米、12米、15米和18米不同长度车型。而长途客车则专门成立了一家子公司Vacanza公司进行研发和生产,其在2002年汉诺威商用车展上亮相的长途客车凭借着出人意料的非对称设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Karosa
作为1895年成立的捷克老牌企业,Karosa公司客车在东欧国家中算是先行者,早期的客车产品曾一度畅销整个东欧。其斯柯达(Skoda)客车产品也曾经随着太拖拉(Tatra)重型卡车一道出现在在80年我国的道路运输企业中。和捷克大多数重工企业一样,Karosa也曾经是完全的国营企业,在1993年开始转制的时候,拥有1706名员工。现在Karosa公司已经成为了Irisibus集团的一员。
目前,Karosa公司除了生产城市客车和长途客车之外,还在校车(School bus)制造中享有比较高的声誉。2002年,Karosa公司共向法国出口了672辆校车,占据法国校车市场62.1%份额。其长途客车产品主要有Axer系列和Ares系列,而城市客车主要以B952和LC956为主。
Heulinez
这家创建于1922年的法国企业最初只是一家钢铁加工厂,在1925年在标志(Pegeout)底盘上制造出第一辆客车之后,才开始客车制造的历史。现在Heulinez生产的客车已经主要使用的是雷诺(Renault)的底盘。从1976年到2002年之间公生产的11842辆客车中,就有7163辆客车使用的是雷诺底盘。现在Heulinez在法国只能算是一家中型汽车企业,其2002年共销售客车452辆,实现销售额1亿2千万殴元。
现在Heulinez公司主要生产城市客车产品,包括GX 117 和GX 317两大系列。其中GX 117低地板城市客车的一级踏步高度仅有320毫米。而GX 317系列除了有普通柴油动力之外还可以选装天然气动力。随着Heulinez客车公司被Irisbus集团收购之后,其产品系列目前正在逐步扩大。
Temsa
作为土耳其著名的汽车制造商,Temsa除了生产客车之外,还生产工程、建筑机械以及轿车等产品。这家创建于1968年的企业一直和日本三菱集团有着亲密的关系。从1984年在三菱技术支持下,开始生产城市客车之外,1992年又是在三菱的支持下生产长途客车,所以在Temsa客车身上总是能看见三菱的影子。现在Temsa已经成为了土耳其最大的客车制造商。
目前Temsa客车产品主要有Safir以及Safari两大系列。而这两大系列产品分别是在1999年和2000年引进三菱技术开发的产品。所以在整个欧洲,土耳其的客车工业与西欧客车工业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目前其主要生产的Safari客车提供三菱、MAN和Volvo三种动力选择。
MCI
位于加拿大中南部温尼伯湖(Winnipeg)的MCI公司最早于1933年开始制造客车,1937年使用了专用的客车底盘之后,开始为加拿大“灰鹅”运输公司(Gray Goose)提供客车,1941年1月,启用现在的名称——客车工业公司(MCI)。MCI作为加拿大老牌客车企业,在1942年制造了加拿大首台电车之后,一直保持着一台客车运营时间长达25年的记录。MCI也曾在二次大战时期24小时生产军用吉普、登陆艇等军用装备,随后便专注于客车的制造。现在MCI已经是加拿大“灰狗”运输公司(Gray Hound)最大的客车供应商。
MCI在1963年开始进入美国市场之后,在70年代也开始向澳大利亚、沙特以及我国台湾出口客车。现在MCI客车产品主要为长途客车、VIP客车、娱乐用车和房车。MCI长途客车主要有E4500、J4500、D4000、D4500等大型客车和F3500等中型客车。其中E4500和J4500在UMA 2003展览会中获得了普遍好评。
Novabus
创建于1993年的Novabus客车公司将MCI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工厂收购之后,现在已经在魁北克拥有了两座工厂。在北美,Novabus客车公司是首家生产低地板城市客车的厂家,现在低地板客车仍然是Novabus客车公司的主要业务。在加拿大魁北克、安大略以及美国一些大城市,都可以看见Novabus生产的低地板城市客车。目前Novabus共生产了超过2000辆低地板城市客车。
1998年在加入Prevost Car集团之后,Novabus依然只是专注于城市客车的生产,其产品种类也比较单一,主要生产Novabus LFS低地板城市客车。由于该车具备完全钢架结构、整车内低地板、装配抗撞击热塑侧裙板的特点,因此在北美洲城市交通界具有一定的口碑。
Newflyer
创建于1930年的“西部车身工厂”是现在Newflyer客车公司的前身,当时该车身工厂除了制造客车之外,也从事卡车的制造。1948年之后,“西部车身工厂”舍弃了其卡车业务,开始专注于客车制造。1971年“西部车身工厂”更名为flyer工业公司,1986年被荷兰一家客车企业Den Oudsten公司收购之后,起用了现在的名称Newflyer。在2001年Newflyer客共生产客车6300辆,现在Newflyer已经成为了北美地区最大的客车制造商。
Newflyer早期在美国的加州建有客车工厂,随后Newflyer又将工厂迁往了迷尼苏达,2000年Newflyer推出了其使用柴油和氢作为动力的双燃料城市客车,这项工程后来并没有得到推广。现在Newflyer的客车产品主要有D40i Ivenio、D30LF、D35LF、D40LF和D60LF,其中D60LF为铰接客车。
Busscar
Busscar在1946年创建之初只是巴西的一家木材加工企业,一年之后,Busscar制造了其第一辆木制客车车身,从此开始了客车制造历史。1987年Busscar开始制造城市客车,并且制造了巴西第一辆全铝客车车身。1990年Busscar客车公司已经初具规模,现在Busscar客车拥有了近5000名员工。2000年Busscar客车年产量达到5458辆,占有巴西32.1%的市场份额,目前Busscar有28%的产品出口海外,其中以出口到墨西哥、古巴为主。2000年Busscar实现销售额4亿3千万R$。
现在Busscar客车产品包括长途客车、城市客车、中型客车和微型客车。其中长途客车主要有EL系列、Jum系列、Panor系列和Vissta系列,而城市客车主要为Urbanuss系列。除了依靠自身的研发实力之外,Busscar还以CKD、SKD和PKD方式生产客车。
Marcopolo
成立于1949年的MarcoPolo客车公司目前全球共有9家客车工厂,客车产品出口到60多个国家,1991年,Marcopolo客车开始出口欧洲,其中包括德国、法国、荷兰等客车工业发达的西欧国家,而供应西欧市场的客车主要由Marcopolo位于葡萄牙的工厂制造。在2001年,Marco polo客车生产已经突破10000辆,销售额超过10亿R$。而MarcoPolo的2002年度报告显示,其2002年客车销量更是创记录的达到19509辆,此外,销售额也达到了历史新高,达到14亿8千万R$。
Marcopolo客车产品贯穿客车各个领域,包括长途客车、城市客车、中型客车和微型客车。其中2002年Marcopolo生产城市客车12046辆,占据巴西城市客车市场的44.5%,生产长途客车4651辆,占据巴西长途客车市场的71.7%。现在Marcopolo已经成为了巴西乃至美洲最大的客车制造企业。Marcopolo长途客车主要有Paradiso系列、Mutigo系列、Viaggio系列和Aandare系列。其城市客车主要有Torino系列、Viale系列和Boxer系列。
Isuzu
日本Isuzu(五十铃)公司最早创立于1916年,最初只是生产燃器及电器,在涉足汽车业之后,很快发展壮大,1934年启用了Isuzu名称。现在Isuzu和日本很多汽车企业一样,正逐步和世界汽车巨头进行相互渗透。自去年通用开始持有Isuzu Vplan公司12%的股份之后,今年通用和Isuzu还组建了一家合资公司,用以制造新型柴油机。目前,Isuzu主要生产各类卡车、客车和柴油机。在Isuzu公司中,客车业务所占的比重不高,2001年Isuzu共生产各类汽车21万8千辆,而客车只有3141辆,仅占到1.4%的比例。
Isuzu客车产品包括城市客车和旅游客车。其城市客车以Erga系列为主。目前,Erga系列有LV和LT两种型号,LV整车质量为13000-18000Kg,而LT整车质量为8000-14000Kg,另外LV可以选配CNG动力。现在Erga系列的城市客车都采用了低底盘,并标明为无踏步城市客车。Isuzu旅游客车以GALA系列为主,目前我国的广州Isuzu公司主要生产的就是GALA系列。值得一提的是GALA系列客车配置了独有的HSA坡道起步辅助系统以及SRS驾驶座安全气囊,另外,GALA系列采用的缓速器也是目前国内不多见的永磁式缓速器。
Hino
日本Hino(日野)公司在早期和Isuzu(五十铃)公司有着深厚的渊源,在1942年以前,Hino和Isuzu还是一家企业,1942年之后,Hino成为独立的公司并于1946年启用Hino名称,1950年,Hino开始专注于商用车辆的制造。现在Hino已经成为了日本最大的商用车制造企业,拥有8583名员工,总资产达到了727亿日圆。在2001年8月,Hino被丰田汽车控股,现在丰田拥有Hino 50.1%的股份,被控股之后,在2002年9月,丰田、日野就联合推出了日本首辆燃料电池客车FCHV-BUS2。而最新的消息是在2003年的10月,Hino和Isuzu的客车业务将进行合并,组建一家新的合资公司。 现在Hino客车产品有城市客车和旅游客车两大类。城市客车主要以蓝带都市和彩虹系列为主,而旅游客车以SELEGA、MELPHA和LIESSE系列为主。其中SELEGA为大型客车,MELPHA和LIESSE均为中型客车,SELEGA客车在今年的3月参加了上海世界客车博览会,并获得了好评。
Mitusubish FUSO
FUSO一直以来作为三菱汽车的一个子公司,主要生产商用汽车,从各类卡车到客车产品。今年3月,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开始对FUSO增股,现在已经拥有了FUSO 43%的股份成为了第一大股东,而FUSO也由三菱汽车的一个子公司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公司。现在三菱汽车仍拥有FUSO 42%的股份,而另外15%的股份则由三菱财团持有。
自从1932年FUSO制造了首辆客车之后,FUSO的客车产品也在逐步扩大。现在FUSO的中型客车有MK系列和ROSA系列,其中ROSA系列专门供应海外市场。大型客车有MP和MS系列。不过FUSO客车中最著名的车型还是1985年推出的Aero King系列和1988年推出的Aero Queen系列。这两大系列客车推出之后,一度俏销,后来在日本之外也是大受欢迎。
Hyundai
Hyundai作为韩国汽车工业的代表,已经成为了韩国汽车的一面旗帜.1999年Hyundai曾在我国东北的延边建立了一家客车合资企业,生产Cunty中型客车,随后Hyndai又和合肥客车签署技术转让协议,在合肥生产Aero系列大型客车。而在进入我国之前,Hyndai客车在越南、缅甸以及西亚国家都受到了普遍好评。2001年7月,Hyndai一次出口400辆客车到伊拉克,Hyndai正逐渐扩大着其客车的领地。
Hyndai客车产品主要为Aero系列和Cunty系列。Aero系列由于具有三菱的血统,因此并不能完全作为Hyndai自己的产品,因此,严格的说,Hyndai在客车领域和他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地位并不一致。无论怎样,Hyndai客车凭借着其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相对较低的价位在世界客车市场还是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Ashok Leyland
Ashok Leyland成立于1948年即印度独立一周年之际。目前已经是印度最大的商用汽车制造商,曾创下印度客车史上的多个第一。1967年制造印度第一辆双层客车,1997年制造印度第一辆CNG客车,2002年,制造印度第一辆混合动力客车。目前Ashok Leyland除了生产客车之外,还生产卡车、工程机械和发动机。
在Ashok Leyland客车产品中,绝大部分使用后置发动机,而Ashok Leyland自身也提倡使用CNG发动机,因此Ashok Leyland的CNG客车在印度颇有知名度。目前,其客车产品主要有城市客车和长途客车。Ashok Leyland还是印度少数几个可以制造双层客车的厂家。其长途客车主要为Cruiser和Stag系列,城市客车主要有Vking和Vestibule系列。
几米的车是中面包?
你好,如果不超过四米二的长度都算是中面包。
扩展知识:
面包车 [1] 是指前后没有突出的发动机仓和行李仓,就像一个面包一样的车辆统称。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大陆从日本进口了一些“工具车”,是以前中国大陆没有的车型,大家觉得很象当时市面上的面包,再加上前后没有突出的仓体,就像缩小的巴士一样,“Minibus”的读音也近似于“面包”,就被取了个“面包车”的外号,逐渐“工具车”的叫法都被取代了,那时中国大陆地区的面包车远没有今天这么式样丰富多彩,大都是一个长方体的形状。主要车型一般都是中国制造,像金杯、中顺、长安、哈飞、昌河、五菱等。
中文名
面包车 [1]
外文名
Minibus
特 点
外形以长方体为主,空间更大
种 类
6~8座,9~12座,13座以上,商务等
品牌代表
金杯、中顺、长安、哈飞等
燃料种类
汽油、柴油、CNG等
用 途
搬运货物
基本内容
英文:minibus、van;
特点
外形:以长方体为主,和轿车不同,没有突出的行李仓和发动机仓。
内部:座椅更多,空间更大。
车门:3~5门,驾驶座和副驾驶座各一门,后部车仓多数1-2个侧拉门,少数无侧拉门。尾部行李仓有1门。
运载:和轿车相比,可以载更多乘客及货物。
面包车
种类
面包车 [1] 的分类方法较多,通常以功能和座位数分类。
6~8座型(微客)
这是最为常见的面包车,用于一般载客或运货,只需要C1驾驶证即可驾驶。
座位分布:驾驶座、副驾驶座及4~6个乘员座位(乘员座位组合可能为前2后2,前2后3或前3后3)。
9~12座型(轻客)
交通法规要求学生接送车必须是9座及以上车辆,所以它被常常当作学生接送车、旅行车或商务车,此种面包车需要B1驾驶证方可驾驶。
座位分布:驾驶座、副驾驶座及7~10个乘员座位(乘员座位分3排,组合为2,2,3或3,3,3或3,3,4等)。
13座以上型(中型客车)
这种车比较特殊,因为其作用已经有些接近客车了。用于运送较多乘客或货物。此外,它还可以改装成房车。对于想买房车但经济条件并不特别宽裕的家庭来讲,改装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座位分布:驾驶座、副驾驶座及11个以上乘员座位(乘员座位有多种组合,至少4排)。
商务型
商务面包车可以说是整合了面包车和商务车的两种车型的特点,但在外观和使用上还是更偏重于面包车。与传统面包车相比较商务面包车看起来更正式化、商业化。
优势
面包车价格低廉,种类较多,且经济实用,在很多行业中都能广泛应用。在现代社会,面包车作为汽车大家族中重要的一员,一定能在全社会推广、普及。
品牌代表
1、长安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或重庆长安, 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整车企业,199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A股代码000625,B股代码200625。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洋务运动时期,起源于1862年的上海洋炮局,曾开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先河。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长安正式进入汽车领域。1996年注册并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上市公司。
2、金杯
公司是华晨汽车集团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全资卡车生产企业,于1958年建厂,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2002年由原沈阳汽车制造厂重组为沈阳金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公司于1959年生产了我国第一辆2.5吨“巨龙”牌载货汽车。八十年代中期引进日本三菱公司产品和制造技术,生产SY1041系列载货汽车。2005年以来公司积50年汽车设计与制造经验,在日本三菱驾驶室和五十铃底盘制造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卡车发展,不断创新,研发出金杯“金星”、“领骐”、“领驰”、“金运”等系列卡车,同时生产厢式车、工程自卸车、特种车、SUV、皮卡等产品。 公司坚持“以质量为根本,精益求精;以服务赢信誉,顾客满意;以品牌铸金杯,创新发展”的质量方针 ,建立和完善了质量保证体系,先后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QS9000质量体系认证、GJB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一致性“CCC”认证。
3、五菱
2002年11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三方共同组建的大型中外合资汽车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拥有柳州、青岛两大生产制造基地,全面实施通用汽车公司的全球制造管理体系,形成了商用车和乘用车两大系列,以及微、小型车用发动机的生产格局。上汽通用五菱全面实施商用车产品“平台百万化、平台差异化、平台的乘用化以及国际化”的三大平台战略,巩固微型商用车传统主力市场竞争优势。自主设计开发的微型商用车“五菱之光”,是中国微车历史上市场成长最快、国内销量最大的单一平台车型;自主开发的全新大微客 “五菱荣光”,是国内销量增速最快的车型,成为微车未来发展的代表性产品;2010年9月,紧凑型商务车“五菱宏光”成功上市开创了新的细分市场,并荣获央视2010年度经济型乘用车奖项。
4、昌河
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根据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航空资字[1999]268号文、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二集团”)航空资(1999)108号文及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经贸企改(1999)1095号文件批准,由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昌飞集团公司”)联合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合昌公司”)、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安公司”)、中国民用飞机开发公司(以下简称“民机公司”)、中国航空工业供销总公司(以下简称“中航供销公司”)、安徽江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南公司”)等五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5、郑州日产俊风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5月,是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在中国的商务车生产基地。公司本部设在郑州市,生产工厂位于中牟和郑州。
郑州日产俊风
郑州日产俊风是郑州日产依托自身先进的轻型商用车制造、生产、管理与营销体系优势,结合市场和消费者对于微客车型的需求,推出的一款黄金排量、黄金油耗、黄金空间完美平衡的黄金标准大微客。共分为两种车型:俊风舒适型和俊风标准型。
汽车上的英语单词缩写(要详细点)
1.ABS:
“ABS”是英文“Anti-lockBreakSystem”的缩写,中文译为“防死锁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安全刹车控制系统。没有安装ABS系统的车,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来不及分步缓刹,只能一脚踩死。这时车轮容易抱死,加之车辆冲刺惯性,便可能发生侧滑、跑偏、方向不受控制等危险状况。而装有ABS的车,当车轮即将到达下一个锁死点时,刹车在一秒内可作用60至120次,相当于不停地刹车、放松,即相似于机械的“点刹”。因此,可以避免在紧急刹车时方向失控及车轮侧滑,使车轮在刹车时不被锁死,轮胎不在一个点上与地面摩擦,加大了摩擦力,使刹车效率达到90%以上。
一般说,在制动力缓缓施加的情况下,ABS多不作用,只有在制动力猛然增加使车轮转速骤消的时候ABS才发生效力。ABS的另一主要功效是制动的同时打方向躲避障。因此,在制动距离较短,无法避免触障时,迅速制动转向,是避免事故的最佳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汽车装有ABS,并不代表就一切万事大吉了。所以在此奉劝装有ABS系统的车主,万不可放心大胆地超能力驾驶,引发事故,也许ABS也救不了你。
2.OBD:
OBD是英文On-Board Diagnostics的缩写,中文翻译为“车载自动诊断系统”。这个系统将从发动机的运行状况随时监控汽车是否尾气超标,一旦超标,会马上发出警示。当系统出现故障时,故障(MIL)灯或检查发动机(Check Engine)警告灯亮,同时动力总成控制模块(PCM)将故障信息存入存储器,通过一定的程序可以将故障码从PCM中读出。根据故障码的提示,维修人员能迅速准确地确定故障的性质和部位。
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日、欧等各大汽车制造企业开始在其生产的电喷汽车上配备OBD,初期的OBD没有自检功能。比OBD更先进的OBD-Ⅱ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产生,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了一套标准规范,要求各汽车制造企业按照OBD-Ⅱ的标准提供统一的诊断模式,在20世纪90年末期,进入北美市场的汽车都按照新标准设置OBD。OBD-Ⅱ与以前的所有车载自诊断系统不同之处在于有严格的排放针对性,其实质性能就是监测汽车排放。当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或燃油蒸发污染量超过设定的标准,故障灯就会点亮报警。虽然OBD-Ⅱ对监测汽车排放十分有效,但驾驶员接受不接受警告全凭“自觉”。为此,比OBD-Ⅱ更先进的OBD-Ⅲ产生了。
OBD-Ⅲ主要目的是使汽车的检测、维护和管理合为一体,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OBD-Ⅲ系统会分别进入发动机、变速箱、ABS等系统ECU(电脑)中去读取故障码和其它相关数据,并利用小型车载通讯系统,例如GPS导航系统或无线通信方式将车辆的身份代码、故障码及所在位置等信息自动通告管理部门,管理部门根据该车辆排放问题的等级对其发出指令,包括去哪里维修的建议,解决排放问题的时限等,还可对超出时限的违规者的车辆发出禁行指令。因此,OBD-Ⅲ系统不仅能对车辆排放问题向驾驶者发出警告,而且还能对违规者进行惩罚。
据了解,国内合资汽车厂近年来引进的一些车型在欧洲也有生产销售,它们本身就配备有OBD并达到了欧III甚至欧IV标准,国产后往往会减去或关闭OBD,一方面是节约成本,也为了避免在油品质量不达标的情况下因OBD报警而引发麻烦。而北京在实行欧Ⅲ标准后,将要求汽车增加OBD装备。据称欧Ⅲ标准在北京执行的第一年厂家可以不加装OBD,但从第二年开始将做此项要求。
3.ASR:
ASR是驱动防滑系统的简称,其作用是防止汽车起步、加速过程中驱动轮打滑,特别是防止汽车在非对称路面或转弯时驱动轮空转,并将滑移率控制在10%—20%范围内。由于ASR多是通过调节驱动轮的驱动力实现控制的,因而又叫驱动力控制系统,简称TCS,在日本等地还称之为TRC或TRAC。ASR和ABS的工作原理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因而常将两者组合在一起使用,构成具有制动防抱死和驱动轮防滑转控制(ABS/ASR)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轮速传感器、ABS/ASR ECU、ABS执行器、ASR执行器、副节气门控制步进电机和主、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组成。在汽车起步、加速及运行过程中,ECU根据轮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判定驱动轮的滑移率超过门限值时,就进入防滑转过程:首先ECU通过副节气门步进电机使副节气门开度减小,以减少进气量,使发动机输出转矩减小。ECU判定需要对驱动轮进行制动介入时,会将信号传送到ASR执行器,独立地对驱动轮(一般是后轮)进行控制,以防止驱动轮滑转,并使驱动轮的滑移率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4.ECU:
ECU是汽车上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燃油经济性、ABS启动的及时性、车上所有电器系统的控制都由ECU实现,在现代汽车中,ECU的先进性,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产品的年代差别。造型新很重要,但ECU的新旧是本质的区别。比如,发动机燃烧的原理都一样,有的发动机省油,有的就费油,这种区别很大程度上决定于ECU。
5.涡轮增压(Turbo):
涡轮增压简称Turbo,如果在轿车尾部看到Turbo或者T,即表明该车采用的发动机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尸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祸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涡轮增压器的最大优点是能在不加大发动机排量就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及扭力,一般而言,加装增压器后的发动机的功率及扭矩要增大20%—30%。涡轮增压器的缺点是滞后,即由于叶轮的惯性作用对油门骤时变化反应迟缓,使发动机延迟增加或减少输出功率,这对于要突然加速或超车的汽车而言,瞬间会有点提不上劲的感觉。
6.多点电喷:
汽车发动机的电喷装置一般是由喷油油路、传感器组和电子控制单元三大部分组成的。如果喷射器安装在原来化油器位置上,即整个发动机只有一个汽油喷射点,这就是单点电喷;如果喷射器安装在每个气缸的进气管上,即汽油的喷射是由多个地方(至少每个气缸都有一个喷射点)喷人气缸的,这就是多点电喷。
7.顶置凸轮轴(OHC)
发动机的凸轮轴安装位置有下置、中置、顶置三种形式。轿车发动机由于转速较快,每分钟转速可达5000转以上,为保证进排气效率,都采用进气门和排气门倒挂的形式,即顶置式气门装置,这种装置都适合用凸轮轴的三种安装形式。但是,如果采用下置式或者中置式的凸轮轴,由于气门与凸轮轴的距离较远,需要气门挺杆和挺柱等辅助零件,造成气门传动机件较多,结构复杂,发动机体积大,而且在高速运转下还容易产生噪声,而采用顶置式凸轮轴则可以改变这种现象。所以,现代轿车发动机一般都采用了顶置式凸轮轴,将凸轮轴配置在发动机的上方,缩短了凸轮轴与气门之间的距离,省略了气门的挺杆和挺柱,简化了凸轮轴到气门之间的传动机构,将发动机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凑。更重要的是,这种安装方式可以减少整个系统往复运动的质量,提高了传动效率。按凸轮轴数目的多少,可分为单顶置凸轮轴(SOHC)和双顶置凸轮轴(DOHC)两种,由于中高档轿车发动机一般是多气门及V型气缸排列,需采用双凸轮轴分别控制进排气门,因此双顶置凸轮轴被不少名牌发动机所采用。
8.VVT--i
VVT—i.系统是丰田公司的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英文缩写,最新款的丰田轿车的发动机已普遍安装了VVT—i系统。丰田的VVT—i系统可连续调节气门正时,但不能调节气门升程。它的工作原理是:当发动机由低速向高速转换时,电子计算机就自动地将机油压向进气凸轮轴驱动齿轮内的小涡轮,这样,在压力的作用下,小涡轮就相对于齿轮壳旋转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凸轮轴在60度的范围内向前或向后旋转,从而改变进气门开启的时刻,达到连续调节气门正时的目的。
9.VTEC
VTEC系统全称是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电子控制系统,是本田的专有技术,它能随发动机转速、负荷、水温等运行参数的变化,而适当地调整配气正时和气门升程,使发动机在高、低速下均能达到最高效率。+在VTEC系统中,其进气凸轮轴上分别有三个凸轮面,分别顶动摇臂轴上的三个摇臂,当发动机处于低转速或者低负荷时,三个摇臂之间无任何连接,左边和右边的摇臂分别顶动两个进气门,使两者具有不同的正时及升程,以形成挤气作用效果。此时中间的高速摇臂不顶动气门,只是在摇臂轴上做无效的运动。当转速在不断提高时,发动机的各传感器将监测到的负荷、转速、车速以及水温等参数送到电脑中,电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当达到需要变换为高速模式时,电脑就发出一个信号打开VTEC电磁阀,使压力机油进入摇臂轴内顶动活塞,使三只摇臂连接成一体,使两只气门都按高速模式工作。当发动机转速降低达到气门正时需要再次变换时,电脑再次发出信号,打开VTEC电磁阀压力开头,使压力机油泄出,气门再次回到低速工作模式。
10.MPV
MPV的全称是Multi-Purpose Vehicle,即多用途汽车。它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车内每个座椅都可调整,并有多种组合的方式,例如可将中排座椅靠背翻下即可变为桌台,前排座椅可作180度旋转等。近年来,MPV趋向于小型化,并出现了所谓的S-MPV,S是小(Small)的意思。S-MPV车长一般在(4.2-4.3)m之间,车身紧凑,一般为(5—7)座。
11.SUV
SUV的全称是SportUtility Vehicle,中文意思是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现在主要是指那些设计前卫、造型新颖的四轮驱动越野车。SUV一般前悬架是轿车型的独立悬架,后悬架是非独立悬架,离地间隙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越野车的越野性能。由于带有MPV式的座椅多组合功能,使车辆既可载人又可载货,适用范围广。
12.RV
RV的全称是Recreati&a Vehicle,.即休闲车,是一种适用于娱乐、休闲、旅行的汽车,首先提出RV汽车概念的国家是日本。RV的覆盖范围比较广泛,没有严格的范畴。从广义上讲,除了轿车和跑车外的轻型乘用车,都可归属于RV。MPV及SUV也同属RV。
13.汽车导航系统
GPS是以全球24颗定位人造卫星做基础,向全球各地全天候地提供三维位置、三维速度等信息的一种无线电导航和定位系统。GPS的定位原理是:用户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从中获取卫星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时钟校正和大气校正等参数,通过数据处理确定用户的位置。现在,民用GPS的定位精度可达10m以内厶GPS具有的特殊功能很早就引起了汽车界人士的关注,当美国在海湾战争后宣布开放一部分GPS的系统后,汽车界立即抓住这一契机,投入资金开发汽车导航系统,对汽车进行定位和导向显示,并迅速投入使用。汽车GPS导航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安装在汽车工的GPS接收机和显示设备组成;另一部分由计算机控制中心组成,两部分通过定位卫星进行联系。计算机控制中心是由机动车管理部门授权和组建的,它负责随时观察辖区内指定监控的汽车的动态和交通情况,因此整个汽车导航系统起码有两大功能:一个是汽车踪迹监控功能,只要将已编码的GPS接收装置安装在汽车上,该汽车无论行驶到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中心的电子地图上指示出它的所在方位;另一个是驾驶指南功能,车主可以将各个地区的交通线路电子图存储在软盘上,只要在车工接收装置中插入软盘,显示屏上就会立即显示出该车所在地区的位置及目前的交通状态,既可输入要去的目的地,预先编制出最佳行驶路线,又可接受计算机控制中心的指令,选择汽车行驶的路线和方向。
14.电子稳定装置(ESP)
电子稳定装置(Electronic Stablity Program,简称ESP)是由奔驰汽车公司首先应用在它的A级车上的。ESP实际上是一种牵引力控制系统,与其他牵引力控制系统比较,ESP不但控制驱动轮,而且可控制从动轮。如后轮驱动汽车常出现的转向过多情况,此时后轮失控而甩尾,ESP便会刹慢外侧的前轮来稳定车子;在转向过少时,为了校正循迹方向,ESP则会刹慢内后轮,从而校正行驶方向。
15.VSC
这个系统是以ABS为基础发展而成的。系统主要在大侧向加速度,大侧偏角的极限工况下工作,它利用左右两侧制动力之差产生的横摆力偶矩来防止出现难以控制的侧滑现象,如在弯道行驶中因前轴侧滑而失去路径跟踪能力的驶出现象及后轴侧滑甩尾而失去稳定性的激转现象等17.EGR(废气再循环)
发动机控制电脑即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负荷(节气门开度)、温度、进气流量、排气温度控制电磁阀适时地打开,进气管真空度经电磁阀进入EGR阀真空膜室,膜片拉杆将EGR阀门打开,排气中的少部分废气经EGR阀进入进气系统,与混合气混合后进入气缸参与燃烧。少部分废气进入气缸参与混合气的燃烧,降低了燃烧时气缸中的温度,因NOX是在高温富氧的条件下生成的,故抑制了NOX的生成,从而降低了废气中的NOX的含量。但是,过度的废气参与再循环,将会影响混合气的着火、性能,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特别是在发动机怠速、低速、小负荷及冷机时,再循环的废气会明显地影响发动机性能。所以,当发动机在怠速、低速、小负荷及冷机时,ECU控制废气不参与再循环,避免发动机性能受到影响;当发动机超过一定的转速、负荷及达到一定的温度时,ECU控制少部分废气参与再循环,而且,参与再循环的废气量根据发动机转速、负荷、温度及废气温度的不同而不同,以达到废气中的NOX最低。
16.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EBD能够根据由于汽车制动时产生轴荷转移的不同,而自动调节前、后轴的制动力分配比例,提高制动效能,并配合ABS提高制动稳定性。汽车在制动时,四只轮胎附着的地面条件往往不一样。比如,有时左前轮和右后轮附着在干燥的水泥地面上,而右前轮和左后轮却附着在水中或泥水中,这种情况会导致在汽车制动时四只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不一样,制动时容易造成打滑、倾斜和车辆侧翻事故。EBD用高速计算机在汽车制动的瞬间,分别对四只轮胎附着的不同地面进行感应、计算,得出不同的摩擦力数值,使四只轮胎的制动装置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和力量制动,并在运动中不断高速调整,从而保证车辆的平稳、安全。
17.ABD-自动制动差速器
是制动力系统的一个新产品,它的主要作用是缩短制动距离,和ABS、EBD等配合适用。当紧急制动时,车会向下点头,车的重量前移,而相应的车的后轮所承担的重量就会减少,严重时可以使后轮失去抓地力,这时相当于只有前轮在制动,会造成制动距离过长。而ABD可以有效防止这种情况,它可以通过检测全部车轮的转速发现这一情况,相应的减少后轮制动力,以使其与地面保持有效的摩擦力,同时将前轮制动力加至最大,以达到缩短制动距离的目的。ABD与ABS的区别在于,ABS是保证在紧急制动时车轮不被抱死,以达到安全操控的目的的,并不能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而ABD则是通过EBD在保证车辆不发生侧滑的情况下,允许将制动力加至最大,以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
28.ASR-加速防滑系统
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防止车辆尤其是大马力车在起步、再加速时驱动轮打滑现象,以维持车辆行驶方向的稳定性。ASR与ABS的区别在于,ABS是防止车轮在制动时被抱死而产生侧滑,而ASR则是防止汽车在加速时因驱动轮打滑而产生的侧滑,ASR是在ABS的基础上的扩充,两者相辅相成。
19.牵引力控制系统(TCS)
TCS又称循迹控制系统。汽车在光滑路面制动时,车轮会打滑,甚至使方向失控。同样,汽车在起步或急加速时,驱动轮也有可能打滑,在冰雪等光滑路面上还会使方向失控而出危险。TCS就是针对此问题而设计的。TCS依靠电子传感器探测到从动轮速度低于驱动轮时(这是打滑的特征),就会发出一个信号,调节点火时间、减小气门开度、减小油门、降挡或制动车轮,从而使车轮不再打滑。TCS可以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提高加速性,提高爬坡能力。原采只是豪华轿车上才安装TCS,现在许多普通轿车上也有。TCS如果和ABS相互配合使用,将进一步增强汽车的安全性能。TCS和ABS可共用车轴上的轮速传感器,并与行车电脑连接,不断监视各轮转速,当在低速发现打滑时,TCS会立刻通知ABS动作来减低此车轮的打滑。若在高速发现打滑时,TCS立即向行车电脑发出指令,指挥发动机降速或变速器降挡,使打滑车轮不再打滑,防止车辆失控甩尾。
20.安全气囊(SRS)
安全气囊是现代轿车上引人注目的高技术装置。安装了安全气囊装置的轿车方向盘,平常与普通方向盘没有什么区别,但一旦车前端发生了强烈的碰撞,安全气囊就会瞬间从方向盘内“蹦”出来,垫在方向盘与驾驶者之间,防止驾驶者的头部和胸部撞击到方向盘或仪表板等硬物上。安全气囊面世以来,已经挽救了许多人的性命。研究表明,有气囊装置的轿车发生正面撞车,驾驶者的死亡率,大轿车降低了30%,中型轿车降低11%,小型轿车降低14%。安全气囊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部件组成。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用以判断撞车程度,传递及发送信号;气体发生器根据信号指示产生点火动作,点燃固态燃料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使气囊迅速膨胀,气囊容量约在(50-90)L。同时气囊设有安全阀,当充气过量或囊内压力超过一定值时会自动泄放部分气体,避免将乘客挤压受伤。安全气囊所用的气体多是氮气或一氧化碳。除了驾驶员侧有安全气囊外,有些轿车前排也安装了乘客用的安全气囊(即双安全气囊规格),乘客用的与驾车者用的相似,只是气囊的体积要大些,所需的气体也多一些而已。另外,有些轿车还在座位侧面靠门一侧安装了侧面安全气囊。
21.ABC-车身主动控制系统
Active Body Control,ABC系统使汽车对侧倾、俯仰、横摆、跳动和车身高度的控制都能更加迅速、精确。车身的侧倾小,车轮外倾角度变化也小,轮胎就能较好地保持与地面垂直接触,使轮胎对地面的附着力提高,以充分发挥轮胎的驱动制动作用。而ABC的出现克服了悬挂设定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者对车辆在这两方面的要求。
22.轮胎的类型与规格:
国际标准的轮胎代号,以毫米为单位表示断面高度和扁平比的百分数,后面加上:轮胎类型代号,轮辋直径(英寸),负荷指数(许用承载质量代号),许用车速代号。例如:175/70R 14 77H中175代表轮胎宽度是175MM,70表示轮胎断面的扁平比是70%,即断面高度是宽度的70%,轮辋直径是14英寸,负荷指数77,许用车速是H级。
23.汽车变速器:
通过改变传动比,改变发动机曲轴的转拒,适应在起步、加速、行驶以及克服各种道路阻碍等不同行驶条件下对驱动车轮牵引力及车速不同要求的需要。通俗上分为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手动/自动变速器,无级式变速器。
24.CKD汽车与SKD汽车
CKD是英文Completely Knocked Down的缩写,意思是“完全拆散”。换句话说,CKD汽车就是进口或引进汽车时,汽车以完全拆散的状态进入,之后再把汽车的全部零、部件组装成整车。我国在引进国外汽车先进技术时,一开始往往采取CKD组装方式,将国外先进车型的所有零部件买进来,在同内汽车厂组装成整车。
SKD是英文Semi-Knocked Down的缩写,意思是“半散装”。换句话说,SKD汽车就是指从国外进口汽车总成(如发动机、驾驶室、底盘等),然后在国内汽车厂装配而成的汽车。 SKD相当于人家将汽车做成“半成品”,进口后简单组装就成整车。
25.FR
FR是"Front Engine,Rear Drive"的简写,是用来描述一辆汽车的机械结构布局的最基本资料之一。意思是"前置引擎,后轮驱动",即所谓"前置后驱"。顾名思义,车的引擎放在车头,透过一条传动轴将动力传到尾部车轮,再经尾部车轮将动力转到地面。车的前轮是没有动力的,只作转向之用。在现存汽车布局中,它可算是很早就出现的一种,多用于大车或跑车。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操控敏捷。缺点是转动轴占据车箱空间(一般的计程车和高档车后排中座凸起的位置就是传动轴所在)和带来额外重量。此外,FR虽操控敏捷,于转弯速度过高失控时却不如FF(前置前驱)和4WD(四轮驱动)那样容易修正。现今最新推出的FR己经不再需要大型的传动轴,因此车箱空间可以更宽敞了。由于FR在操控上、加速上具备无比的优势,是不少跑车和高档轿车均使用的驱动布局方式,而一般的家用车是不用采用这种布局的。
26.FF
FF是"Front Engine,Front Drive"的简写,意思是"前置引擎,前轮驱动",即所谓"前置前驱"。引擎放在车头,波箱紧贴引擎,动力由前轮送到地面。前轮兼负动力转送和转向的功能。优点就是省却通往后轮的传动轴,车箱有更大的空间,车身也自然轻。虽然一般而言它不及FR 般灵活,但胜在操控容易,高速失控时也较易救车,所以在飞车圈子也普遍受落。本来FF另有缺点,就是前轮传动轴的万向接头(俗称"和尚头" )容易耗损,不宜大动力传送,但随著汽车工艺与科技的进步,这问题得以渐渐减少。所以,FF成为今天轿车的主流,更愈来愈多大型车采用。
27.MR
MR是"Mid Engine,Rear Drive"的简写,即中置引擎,后轮推动。引擎安装在驾驶位后的位置,车辆重心变成在车的中间,车辆的重量分布比大约是40:60,重心偏后,造漂移时便容易得多,因此MR车往往在转弯时反应特别敏锐(可能会趋于反应过敏而导致转向过度,但MR的情况总比重量完全集中在车尾的RR好)。
MR的引擎安装的位置较低,因此中置引擎的车有低重心的特性,由于重心偏低,所以车辆在加速时车胎不易打滑;还有,由于引擎在中间,传动轴缩短的关系,MR的加速力也比FR好,所以一级方程或也是MR规格的。
28.NA
NA,即是自然吸气,NA的引擎是利用汽缸内活塞下降的负压来吸入混合气,其原理和我们肺部呼吸的原理一样(有读过生物科吗?)。由于是靠气压吸气,因此被给入汽缸的压力也大约只有一个大气压力(atm)(这次是物理科的,是压力的单位,读理科的网友应该懂得,不懂的便算了吧。。。),而且引擎的出力受气压影响,气压高,引擎出力就高;气压低,出力就低。虽然如此,但Turbo车在引擎转速不足,未有足够的压力推动涡轮时,其表现可能比NA车更差,因此买车用来代步的人,很多也会选择NA车。
29.4WD-四轮驱动系统
4WD-4 Wheel Drive system 四轮驱动系统, 4WD系统是将发动机的驱动力从 2WD系统的二轮传动变为四轮传动, 而 4WD系统之所以列入主动安全系统, 主要是 4WD系统有比 2WD 更优异的发动机驱动力应用效率, 达到更好的轮胎牵引力与转向力的有效发挥, 因此就安全性来说, 4WD系统对轮胎牵引力与转向力的更佳应用, 造成好的行车稳定性以及循迹性, 除此之外 4WD系统更有 2WD所没有的越野性。4WD目前大致可分短时 (PART TIME 4WD)及全时 (FULL TIME 4WD)四轮传动系统, 短时四轮传动系统可依驾驶者的需求, 选择二轮传动或四轮传动, 这种传动系统是属于比较传统的 4WD系统, 从越野性的观点来看, 这种传动系统当选择四轮驱动模式时前后轮系直接连结, 可确保前后轮的驱动力输出, 因此此种系统系属于适合越野的 4WD系统。另一种为全时 4WD系统, 此种系统不需驾驶人操作, 车辆总是处于四轮驱动系统, 此种系统可经由前后驱动力的分配, 可达到更完美的胎驱动力及转向力的最佳化配置, 属于高性能传动系统, 除了配置于一般的越野吉普车外, 常用于一些高性能的轿跑车上。
30.LSD-限滑差速器
LSD-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限滑差速器, LSD为循迹控制的一环可以确保驱动轮的动力输出, 常用于后轮驱动车的后轴差速器上, 四轮驱动车的中央差速器及后轴差速器上, LSD的目的乃在于改善传统差速当驱动轮由于驱动力输出太大或地面太湿滑, 或单轮悬空所造成单边驱动轮打滑, 而造成另一轮也同时失去驱动力, 至使车辆无法脱困或循迹性不好的现象。 LSD最常用的控制方式是一种叫 VLSD-Viscous LSD 黏性限滑差速器, 其作法通常是在差速器中设有黏性藕合金属片, 及装有一种遇热很容易膨涨且稳定的油类, 当车辆发生驱动轮打滑且左右轮的转速相差大时, 将使分别连结于左右驱动轮上的金属片亦产生转速差, 此金属片的转速差将会使油产生高温膨涨, 如此将会使两轮的转速差受到限制, 而将部份原本传到打滑轮的驱动力转移到另一轮, 使得原本失去驱动力的轮子重获动力, 改善行驶的稳定性及越野性能, 此种系统最常用于后轮驱动的高级豪华房车, 以及越野四轮传动车。
房车源头厂家 江经理 优惠热线:1539169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