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移动居所|松木Van A/B 版静态详解
上期回顾,我们探讨了松木Van的底盘特性与巴士的使用区别。本期,我们将全面解析松木Van的A/B两个版本,展示其静态细节与特点。
车辆基本信息包括:使用福特新全顺中轴中顶款2.0T Eco-boost汽油发动机,配备6速自动挡,功率148.5kw,扭矩300N.m,轴距3300mm,外部尺寸为5341(长)*2032(宽)*2407mm。
比较了松木Van与松木2作为房车底盘的性能,A/B版本具有车辆动力性能优势与城市/乡村穿梭灵活性。但内部空间和水电承载能力有限,尤其车内改造后高度限制在175cm左右,可能不便身高超过此限制的使用者。
松木Van标准配置包括独立卫生间、全自动马桶、热水器、洗衣机、淋浴,以及空调、冰箱等设施。空间适合1-2个成人使用,最多2个成人带1个小孩。水电配置容量仅为巴士的一半。
接下来,我们深入分析A/B版的不同“户型”。
A版最大特点是储物空间可观,车尾部床底大储物箱占据1/3平面空间,适合露营和户外活动。然而,储物箱阻碍了后门通道,限制了车内活动空间。
B版优势在于更大的车内活动空间,通透性好,可容纳5-6人,适合多人出行或朋友造访。空间留白较多,适用于短途旅行或生活物品较少的使用者。
以下是A版的几个场景:
淋浴卫生:卫生间设计确保不影响外部活动空间和橱柜尺寸,方便在淋浴和使用马桶时施展开手脚,同时不影响夜间睡觉时的舒适度。
休息睡觉:铺床操作简单,拓展成1950*1600mm双人大床。白天可作为临时休息小床。
日常做饭:车内空间有限,采用简单设备制作简餐,需要使用户外空间完成中式大炒。
休闲办公:车内活动空间有限,适合1-2人,借助户外空间进行用餐和娱乐。
行车坐乘:核载6座,提供舒适乘车体验,同时作为核载座椅使用,不占用额外空间。
接下来是B版的场景分析:
淋浴卫生:生活空间干湿分离,满足潜水后换洗需求,单向推门兼具走道和隔断功能。
休息睡觉:铺床后拥有一张1900*1600mm大床,白天可利用沙发临时休息。
日常做饭:空间有限,采用简单设备满足简餐和早餐需求,需要使用户外空间完成中式大炒。
休闲办公:拥有更大尺寸的可收纳桌面和宽敞沙发,天气舒适时将侧门和后门同时打开,增加通风和舒适性。
行车坐乘:二排座椅可前后翻折,适应不同乘坐需求。
车主的小故事展示了两位车主的反差生活方式。蓝车车主是金融行业职员,希望周末到周边不同地方度过,调整工作与生活平衡。白车车主是长期在外漂泊的自由职业者,生活简朴,擅长理财,选择与生活方式最匹配的空间。
对于长期居住在6平米空间,两位车主表示虽然可能拥挤,但已超越预期。女车主回忆起小时候一家三代住在北京老院子的8平米空间,夜晚跨过身边好几个人才能出门上厕所,如今这辆车已成为她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通过与车主的交流,我们体会到实现生活构想的幸福感。在松木Van交予车主前,我们期待他们用这辆车探索不同的生活方式,并与世界分享他们的故事。
《带轮子的家》:有家才有治愈生活
新节目《带轮子的家》由TVN推出,邀请成东日、金熙员、吕珍九担任嘉宾,利用“新型房车”在韩国各地进行居家旅行。首期节目邀请了《请回答1988》中的核心角色德善和罗美兰,以及德善的爸爸成东日,进行了一场双门洞聚会。该节目并非出于对“1988的情怀”,而是基于对现实社会的洞察,如房价增高、买房负担加重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打造一辆带轮子的房子或Tiny House在世界各地成为趋势。
这辆房车不仅是一个移动的旅行工具,更是一个“带轮子的家”,是创造美好回忆的空间。节目旨在打造一个移动的家庭环境,与《野生厨房》、《向往的生活》等节目不同。节目中首先确立了温暖和温馨的调性,通过成东日带领儿女参观房车,介绍了房车内部构造、布局以及如何赋予“房车”另一层含义:这里可以是一辈子的生活空间,是一个真正的家。
节目以成东日招待其他两位嘉宾进入家中为开始,正式揭示了这档节目的目的,并介绍了房车的建造流程和基本生活方式。从宏观到微观,节目通过视觉递进感强化了观众对“房车”或“带轮子的家”的构想,展示生活需求的满足和空间规划的完美。在入住当天,节目设置了韩国本土的传统仪式,强调这是“家”而非露营车,细节体现了老一辈人的仪式感和庄重感。
节目主体人物的组合由成东日、吕珍九、金熙元构成,精准搭配为一家之主、团宠老幺和团欺。这三人既为节目增添了故事戏剧性,又符合打造“可移动式的家”的定位。成东日擅长家庭料理,金熙元负责刷碗和跑腿,吕珍九负责做简单美食和磨咖啡。除了角色,三人本身的个性也相对出彩,没有局促感,展现了本我和自我,增加了综艺感。成东日作为核心,调皮有趣且富有想法,在关键时刻果决,迸发出各种新奇点子。金熙元作为大叔前辈,形象反差,开车、跑腿、受欺负,是一个面相虽凶的老好人。三人之间的相处营造出很好的氛围,人物关系极其自然紧密,让观众相信确实是“一家人”。首期节目还邀请了德善扮演者惠利和豹子女士罗美兰,进行了一场双门洞大聚会。罗美兰是十年露营高手,能够为三人提供野外生存方法的帮助,增加了入住当天宴请客人的可能。
节目内容展示了旅行中的未知难题和意外事故,如漏水、烹饪困难、甜米露洒落等。这些事故和戏剧化现状为节目增加了好笑的看点,也让人物增添了许多反转的魅力。主人公们在问题中寻得生活中的乐趣,这种治愈的方式体现了节目最动人的地方。在三人的组合中,观众看到了趣味化学反应,同时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或许“带轮子的家”只是一种新颖的外在形式,营造出“家”的氛围才是这档节目的核心。从首期内容来看,这档韩综做到了。
汽车的发展历史
汽车历史
二十世纪之前
十五世纪时达芬奇在未确认的时代,设计出一辆发条驱动的车辆。
1620年,意大利人布兰卡发明“反击涡轮式蒸汽轮机”,用以带动轮车。
1649年,德意志的表匠汉斯‧郝丘,根据达芬奇的设计,做出一辆用发条驱动的车子。
1670年,荷兰的物理学家惠更斯用火药在汽缸内燃烧,热能膨胀推动活塞运动,形成了现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1672年耶稣会修士南怀仁曾设计一个用蒸汽作为动力来源的车,给当时中国的康熙帝,是一个65公分长的玩具车,无法载人或司机,不确定设计的车辆后来是否制作成功,这可能是最早设计的汽车。
1766年,英国发明家詹姆斯·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尼古拉·约瑟夫·居纽(Nicolas-Joseph Cugnot)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机驱动的汽车。由于试车时转向系统失灵,撞到般圣奴兵工厂的墙壁上粉身碎骨,这是世界上第一起机动车事故。
1771年,尼古拉·约瑟夫·居纽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公里,牵引4至5吨的货物。
1794年,英国人斯垂特首次提出把燃料和空气混合制成混合气体以供燃烧的构想。
1796年,意大利科学家沃尔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蓄电池,这项发明为汽车的诞生和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
1801年,法国人菲利普·勒朋提出煤气机原理。
1803年,英国工程师理查·特里维西克采用新型高压蒸汽机,可乘坐8人,在行驶中平均时速13公里,从此,用蒸汽机驱动的汽车开始在实际中应用。
1838年,英国发明家亨纳特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内燃机点火装置,该项发明被世人称之为“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
1842年,美国人查理·固特异发明了硫化橡胶轮胎。
1859年,法国物理学家普兰特发明了铅蓄电池,为汽车的用电创造了条件,被称之为“意义深远的发明”。
1860年,法国电器工程师艾蒂安·雷诺制成了第一部用电火花点燃煤气的煤气机。
1862年,法国工程师艾蒂安·雷诺发明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二冲程卧式内燃机。罗沙士发表了四冲程理论。
1867年,德国工程师尼考罗斯·奥托(1832--1891)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往复活塞式四冲程煤气发动机。
1876年,奥托制成了单缸卧式、压缩比为2.5的3千瓦内燃机。
1885年,这是真正的现代汽车诞生的时刻。这一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在曼海姆制造成一辆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这一辆装有内燃动力机的汽车被认为才是世界上真正的第一辆汽车,因为它是真正以汽油为动力源的第一辆汽车,而不是蒸汽机。
1886年,曼海姆专利局批准卡尔·本茨为其在1885年研制成功的三轮汽车申请的专利,这一天被大多数人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次年德国人戈特利布·戴姆勒制成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之后奥托放弃自己所获得的四冲程发动机专利,任何人都可根据需要随意制作。
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取得世界第一项汽车引擎专利。同年7月,世界第一部四轮汽车正式贩售。
1888年,法国自行车商人埃米尔·罗杰获得卡尔·本茨的许可,开始生产商用汽车。
1893年,鲁道夫·狄塞尔也制成了一台柴油四冲程发动机,即世界首台柴油机。空气在压缩行程中被活塞剧烈压缩而产生高温,之后燃料被喷入气缸,随即发生自燃。
1895年,卡尔·本茨推出了第一款客车Benz-Omnibus,首次提供载客服务。
1899年,路易·雷诺量产其第一台四门房车,同年取得涡轮增压的专利。英国首次把马克沁机枪装上汽车上。
二十世纪
在十九世纪末时汽车和摩托车在转动系统开始定型,而以内燃机燃烧石油制品的液体燃料中的汽油和柴油成为主流,但当时的汽车仍然是用手工业方式的制造,虽然已经由标准化的部件组成的量产车,但实际上汽车的产量仍很少。
汽车在实际上被定位为高端的奢侈品,但当时的所谓奢侈并不算很豪华,但只有富裕人士才买得起个人或家庭用的轿车。
亨利·福特在二十世纪头数年开始试制出一种可以大量生产低价出售的汽车,经六次创业失败后,福特汽车终于在1908年成功把福特T型车放到装配线上生产降低售价,又以分期付款进一步普及化了,而且品质甚至优于当时一些手工业制的高价车,因为它可以在烂地上行驶而不发生故障或意外。
福特主义不只是影响了汽车制造业,更是影响到各行各业犹其是广义的制造业,这使到T型车和福特汽车带领了美国和世界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甚至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
因为即使不会或不能驾驶汽车的人群,仍然可以乘搭公共汽车。并直接或间接受惠于军车 、货车、特种车、工程车辆等其他汽车,所以汽车实际变成了日用品和有取代人畜动力的车辆的趋势 。
而T型车的成功也促成了现时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实际上是在内燃机之外的动力系统没落,而加油站也不再提供汽油和柴油之外的燃料。
重大事件列表
1902年第一部军用装甲车Motor War Car在英国问世服役。
1903年,挪威工程师埃吉迪乌斯·艾林制成了一台燃气涡轮发动机,这是首台能靠燃烧产生的动力对外做功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因此他也被称作燃气涡轮发动机之父。
1908年福特T型车问世,成为第一种普及化的轿车,使汽车从奢侈品升格为日用品了。
1922年,博世开发出了机械喷射装置。
1929年,德国工程师菲力斯·汪克尔获得了转子发动机的专利,这种特殊的活塞式发动机因此被广泛称作汪克尔发动机,但是发动机的成品直到1950年代才出现。
1930年代,英国人弗兰克·惠特尔和德国人汉斯·冯·奥海恩各自取得了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专利,而被认为是喷气发动机的发明人。
1997年丰田普锐斯开始发售,成为第一种量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并开始复兴电动车了。
新世纪
因为进入二十一世纪才仅十多年故标致性的事件不多。而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和环保成为了新汽车的发展方向。
2001年首种混合动力电动车丰田普锐斯商业推出国际市场。
2009年首种纯电动车三菱iMiEV电动汽车量产推出市面。
2012年无人驾驶汽车进行路面实际试验。
2013年美国部分州通过自动驾驶汽车行驶法例。
2017年英国、法国、德国、挪威四国宣告在限期于2040年后,禁止出售使用汽油和柴油的轿车。
扩展资料:
汽车或称机动车(英式英语:car;美式英语:automobile;美国口语:auto),即本身具有动力得以驱动,不须依轨道或电缆,得以动力行驶之车辆。广义来说,具有两轮或以上以原动机行驶之车辆,便可称为汽车;狭义来说,仅指四轮以上以原动机行使之车辆为汽车(亦是生活中所说之汽车)。
虽然,长久以来学术各界对“谁是第一位汽车发明者”皆有不同的看法及论述,未有完全一致性的看法,但是,绝大部分学者皆将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视为第一位发明者。奔驰制造了三轮汽车以后,戈特利布·戴姆勒首先制造四轮汽车,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大量生产平价汽车,是使汽车得以普及化的人。
分类
汽车的分类方式并无定论,若依使用性质区分,一般分为客车、货车、客货两用车(或称厢形车)及特种车。其中特种车种类繁多,包括警察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车、吊车、礼车、教练车、残障用特制车、洒水车、邮车、垃圾车、清扫车、水肥车、囚车及灵车等。
若依所用燃料分类,则分为汽油车、柴油车、电动车、氢气车、油电混合车及瓦斯车、能源车等。
房车源头厂家 江经理 优惠热线:15391696081